新闻中心

专注海参崴俄罗斯旅游线路

俄罗斯与中亚国家签署能源合作协议,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

发布日期:2025-04-02 08:20:14



俄罗斯方面称,现在和乌克兰停火就是一条“死胡同”,莫斯科不会给西方重新武装乌克兰的机会。普京撂下狠话加倍报复,不料泽连斯基所有盟友已就绪,用实际行动继续军援基辅,打到现在,美军没有亲自下场作战,而是以“围而不攻”的消耗战不断削弱俄军力量。

乌克兰国防部对外声称,在扎波罗热地区,乌情报总局携手“塔夫里亚”特种部队司令部,实施了一场极具针对性的军事行动,此次行动中,乌军将目标锁定在俄军的一个指挥部,对其发射导弹展开袭击,并表示,所有预先设定的攻击目标均被击中,据乌方透露,俄军6人身亡,3人受重伤。

扎波罗热在俄乌冲突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,是连通顿巴斯与克里米亚的枢纽,直接影响克里米亚半岛的交通命脉,同时拥有乌克兰军工生产基地,因此俄军在这部署重兵,并设立指挥所。但出乎意料的是,乌军突然采取行动,直接对俄军在扎波罗热的指挥所发动了“斩首打击”,制造了俄军指挥系统的混乱。

俄乌双方彻底进入互袭阶段,普京下令报复行动,对基辅采取大规模远程打击行动,“伊斯坎德尔”导弹、“匕首”高超音速导弹、攻击无人机等多种装备,突破乌克兰防空系统层层防御对乌克兰的国家安全局、防空阵地、卢奇设计局等高价值目标实施了精确打击。

乌克兰运用无人机和西方远程武器,对俄罗斯本土发动攻击的行为,触及了普京的底线,因此俄罗斯必须展开反击,为的就是削弱基辅的军事力量布局和作战能力,包括指挥系统、武器装备存储点以及防御工事,并且范围还波及到了西方国家,据乌克兰方面发布的信息显示,在被俄军导弹击中的建筑大楼,共有6家外国大使馆,这让俄乌冲突的外溢风险进一步加剧。

普京在谈及俄乌冲突时指出,目前,俄军在前线各个区域,每天都能稳步向前推进数平方公里的范围,有条不紊地朝着既定军事核心目标迈进,尤其在库尔斯克的战斗持续,尽管目前无法明确何时最终结束战斗,但乌军被击退是迟早的事。

德国政府确认向乌克兰交接军援,约52亿欧元来自德国军方库存的直接交付,包括“响尾蛇”空对空导弹、15辆“豹1 A5”型主战坦克、2辆“猎豹”防空坦克、1门自行装甲榴弹炮、2套“爱国者”导弹发射器、2套IRIS-T型防空系统,以及无人机、雷达系统和数万发弹药。

意大利政府批准,直到2025年底,会继续向乌克兰提供材料、设备等军援,迄今为止,意大利已批准10批对乌军援,其中包含两套SAMP-T型地空导弹。俄外交部长拉夫罗夫称,以美国为首的北约,不仅向乌克兰提供武器,还对乌军提供系统培训,这种做法表明其直接卷入俄乌冲突。

乌克兰还获得丹麦、法国和立陶宛联合提供的1.5亿欧元军事支持,据统计,2024年丹麦已经对乌克兰提供援助2.9亿欧元,其中,直接提供的1.6亿欧元主要用于采购武器装备;法国提供2900万欧元,旨在多方面加强乌克兰的安全和国防,全方位提升乌军战斗力,比如对其实施军事装备的升级、人员的培训等。

如此复杂的局势之下,西方盟友的援助无疑给乌克兰带来希望,从短期的实际情况出发,乌军凭借获得的武器装备和资金,可以对其消耗殆尽的军事储备进行补充,维持较为稳定的作战能力。然而,从长期来看,过度地依靠外部援助,极有可能让乌克兰越来越依赖外部支援,进而失去自主性。

之前,普京表示愿意在乌克兰问题上妥协,也做好了谈判准备。俄外交部长拉夫罗夫警告西方,不要妄想通过所谓的停火拖住俄罗斯,西方表面打着“民主与自由”的旗号,实则是在进行一场“代理人”战争,如果西方国家停止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援助,并且不让其加入北约,那么乌克兰很快将实现“去军事化”。

过去几年,西方联盟所实施的制裁孤立政策,非但没有让俄罗斯停止行动,反而让其加大完成目标的决心。拉夫罗夫强调,俄罗斯不再依赖任何国家,俄军的战备水平处于世界领先,只有在满足俄罗斯安全需求的情况下,才能达成真正的和平协议。

实际上,俄乌冲突达到现在,美国没有下场亲自作战,但躲在乌克兰背后让俄罗斯难以破局,在基辅遭到疯狂打击的时候,美军果断选择了以军事援助的形式介入战争,不断给乌军“输血”,加强其作战能力,实现大规模的反扑作战。

俄罗斯显然看透美国的阴谋,对于普京而言,想要摆脱消耗战的方式,就是迅速解决冲突,获得军事胜利,让美国等西方外部势力根本没有介入的时间。但由于乌克兰获得源源不断的军援,让俄军在战场上的推进并没有预期这么顺利,这也是导致战争进程被无限延长的原因。

一键拨号